債券價格與債券殖利率之間存在著反向關係。債券殖利率可以理解為投資人購買債券所獲得的報酬率。債券殖利率的計算公式為:債券殖利率 = 票面利息 / 票面價格 * 100%。票面利息通常是固定的,但票面價格會隨著市場需求而變動,這就導致了債券價格與殖利率之間的反向關係。當債券價格下跌時,殖利率會上升;反之,當債券價格上升時,殖利率則會下跌。
債券價格的波動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市場利率、經濟狀況、以及發行機構的信用評級等。當市場利率上升時,新發行的債券通常會提供更高的票面利率,這會使得原有的債券吸引力下降,價格下跌,殖利率上升。反之,當市場利率下降時,原有債券的吸引力上升,價格上漲,殖利率下跌。經濟狀況也會影響投資人對債券的信心,經濟衰退時,投資人可能更傾向於購買較為安全的政府債券,導致其價格上漲,殖利率下降。
舉例來說,假設某債券的票面利息為每年10元,票面價格為1000元,則殖利率為1%。如果市場對該債券的需求增加,導致價格上漲至1100元,那麼殖利率將下降至約0.91% (10/1100 * 100%)。相反地,如果市場對該債券的需求減少,導致價格下跌至900元,則殖利率將上升至約1.11% (10/900 * 100%)。這個例子清晰地展示了債券價格與殖利率之間的反向關係。
This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page. Some interactive features are only available in the full version.
本頁為精簡版,部分互動功能僅限完整版使用。
👉 View Full Version | 前往完整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