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整頓高股息ETF後,ETF的配息決策將如何轉變?
Answer
金管會整頓後高股息 ETF 配息決策轉變
金管會針對高股息 ETF 配息亂象出手整頓,主要原因在於過去三年高股息 ETF 規模快速膨脹,但部分 ETF 的高配息率與其追蹤指數的真實股息收益率存在巨大落差,如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和元大高股息(0056),其宣稱的年化配息率遠高於指數息率,主要透過股利所得、已實現資本利得和收益平準金來達成。
配息組成的轉變
過去,高股息 ETF 的配息來源包含股利所得、已實現資本利得和收益平準金。其中,收益平準金原為維持配息公平性的會計機制,卻被部分投信公司濫用,成為衝高配息率的工具。金管會的新規範旨在限制收益平準金的使用,要求 ETF 的「實際配息率」不得高於以指數真實息率為準的「參考配息率」,並提高動用平準金的門檻,必須同時滿足「基金自然配息率低於指數息率」且「除息前淨申購顯著增加」兩道門檻。
配息決策從「裁量制」轉向透明化
這些新措施意味著 ETF 的配息決策將從過去由基金經理人主導的「裁量制」轉變為更透明、更以指數息率為基準的制度。未來,高股息 ETF 的配息將更貼近成分股公司實際發放的股利,降低基金經理人透過操作收益平準金來影響配息率的空間,使投資人更清楚了解配息的真實來源,不再是領到自己或其他新進投資人的本金。簡而言之,高股息 ETF 將回歸以成分股股息為主的配息模式,更加注重長期穩定的配息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