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是什麼?如何計算營業毛利? | 股股知識庫

營業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定義

營業收入(Sales Revenue),又稱銷貨收入,是指公司通過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所獲得的收入,也就是新聞中常提到的「營收」。 營業成本(Cost of Sales / Cost of Revenues),又稱銷貨成本,是公司在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時所發生的成本支出。簡而言之,營業收入是公司賣東西賺到的錢,而營業成本是公司為了賣東西所花費的錢。

營業毛利的計算方式

營業毛利(Gross Profit)是通過「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 營業毛利」這個公式計算出來的。營業毛利代表企業主要營業活動的獲利來源,也就是公司銷售產品能賺到的錢。 毛利越高,代表產品競爭力越高,企業獲利能力越強。舉例來說,如果一家公司賣手機的收入是 100 萬元,而生產這些手機的成本是 60 萬元,那麼該公司的營業毛利就是 40 萬元。

營業毛利的重要性

營業毛利是評估一家公司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較高的營業毛利意味著公司在生產和銷售產品時能更有效地控制成本,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投資者可以通過比較不同公司或同一公司不同時期的營業毛利率,來判斷公司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此外,營業毛利也是計算其他重要財務指標的基礎,例如營業利益和淨利,有助於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


This is a simplified version of the page. Some interactive features are only available in the full version.
本頁為精簡版,部分互動功能僅限完整版使用。
👉 View Full Version | 前往完整版內容